1. |
李洪涛. 寒温争鸣论析[J].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, 1999, 18(6): 1-3.
|
2. |
徐江雁, 谢阳谷, 鲁兆麟. 中医学术流派演绎[J].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, 2003, 26(3): 15-17.
|
3. |
翟双庆. 《内经》各学术流派概述[J].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, 1999, 22(1): 19-21.
|
4. |
郑身宏, 龚慧涵, 金小洣. 中医学术流派刍谈[J]. 江苏中医药, 2010, 42(6): 66-67.
|
5. |
张友和. 中医学术流派的形成与发展[J]. 内蒙古中医药, 2005, 1(5): 4.
|
6. |
严世芸. 中医各家学说[M]. 2版. 北京: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 2007: 12-25.
|
7. |
李文旭. 流行性感冒的中医学认识与临床[J]. 中医研究, 1996, (2): 1-41.
|
8. |
赖文, 李永宸. 东汉末建安大疫考[J].上海中医药杂志, 1998, (8): 2-61.
|
9. |
戚学文. 《伤寒论》是我国最早论述鼠疫的不朽著作[J]. 国医论坛, 1999, 14(1): 399-401.
|
10. |
宋乃光, 李瑞, 赵自强. 温病八大名著[M]. 北京: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 1995: 7-11.
|
11. |
赖文, 李永宸, 张涛, 等. 近50年的中国古代疫情研究[J]. 中华医史杂志, 2002, 32(2): 108-113.
|
12. |
华碧春. 试探温病学说地域性和实用性形成的历史原因[J]. 陕西中医, 1989, 10(4): 1666-1671.
|
13. |
徐纲. 温病学产生与发展的启示[J]. 医学与哲学, 1989, 9: 450-461.
|
14. |
王育学. 中医药理论研究的若干问题探讨[J]. 中医杂志, 1994, 35(8): 457-459.
|
15. |
竺可祯.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[J]. 考古学报, 1972, 1: 21-28.
|
16. |
郭子光. 关于中医学术流派的评析[J]. 中国中医药报, 2005, (3): 3-5..
|
17. |
孙国中, 方向红.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[M]. 学苑出版社, 2004: 425..
|
18. |
宋乃光.刘完素医学全书[M]. 北京: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 2006: 82-84.
|
19. |
高尔鑫. 汪石山医学全书[M]. 北京: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 1999: 246.
|
20. |
孟庆云. 40年中医内科理论研究进展(中)[J]. 中级医刊, 1990, 25(12): 51-54.
|
21. |
顾植山. 让中医五运六气学说重放光芒[J].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, 2006, 3(2): 137-142.
|
22. |
杨威, 于峥, 刘寨华. 基于“六气大司天”的中医学术流派创新规律认识[J]. 北京中医药, 2009, 28(3): 198-200.
|
23. |
陆拯. 王肯堂医学全书[M]. 北京: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 1999: 2605-2607.
|
24. |
王璟. 陆懋修医学全书[M]. 北京: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 1999: 15.
|
25. |
蔡坤坐. 从大司天理论探讨元明医家用药变化的原因[J]. 中医文献杂志, 2002, 2: 5.
|
26. |
蔡坤坐. 由五运六气推断仲景宗族遇疫时间[J]. 中医文献杂志, 2007, 2:18.
|
27. |
徐江雁. 中医学术流派演绎[J].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, 2003, 26(3): 15-17.
|
28. |
吕建辉. 历史上气候变迁是伤寒与温病学派产生的真正原因[J].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, 1993, 7(2): 42-43.
|
29. |
严世芸. 中医各家学说[J].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 2007: 98.
|
30. |
余瀛鳌. 辨析中医发展史中的“四大家”[J].轩岐论坛, 2011, 1: 9-10.
|
31. |
李海峰, 陈正, 周国琪. 朱丹溪吐法探要[J].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, 2011, 17(8): 832-833.
|
32. |
陈永灿. 张景岳对中医学术的继承和创新[J]. 中华中医药杂志, 2011, 26(2): 231-234.
|
33. |
崔爱民. 论《温疫论》祛邪大法及其应用原则[J].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, 2011, 13(6): 115-117.
|
34. |
果志霞, 曹力明. 叶天士学术思想概说[J]. 河南中医, 2011, 31(10): 1106-1107.
|
35. |
武养星. 吴鞠通络病用药特点刍议[J]. 山西中医, 2011, 27(8): 1-5.
|
36. |
王树芳. 天地生综合研究[M]. 北京: 中国科技出版社, 1989, 11: 416.
|
37. |
陈曦, 边永军, 顾植山. 从气象角度探讨SARS证候与五运六气[C] //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研讨会论文集, 北京: 中国中医研究基础理论研究所, 2004: 10218.
|
38. |
张存悌. “火神派”述略[J]. 辽宁中医杂志, 2004, 31(3): 242.
|
39. |
张存悌. “火神派”再述[J]. 辽宁中医杂志, 2005, 32(1): 74.
|
40. |
邢斌, 金甦. 20世纪上海地区擅用附子六大家[J].四川中医, 2003, 21(12): 5-7.
|